Skip to Main Content

社會教育學系

碩士班課程參考資源

授課老師:王美文教授

蔡培村, 武文瑛(2010)。成人教育學。高雄市 : 麗文文化。
Kasworm, C. E., Rose, A. D., & Ross-Gordon, J. M. (2010). Handbook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Merriam, S. B., Bierema, L. L.(2014). Adult learning : linking theory and practice. San Francisco, CA : Jossey-Bass, a Wiley brand.

授課老師:徐敏雄教授

黃金麟等主編(2010)。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臺北市:群學。
顧忠華(2012)顧老師的筆記書. II, 公民社會.茁壯。臺北市:開學文化。
顧忠華(2013)。 顧老師的筆記書. III, 自由社會.願景。臺北市 : 開學文化出版。
Shapiro, Michael J. (1993). Reading "Adam Smith" : desire, history, and value. Newbury Park,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Smith, Adam. (1995).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Taipei, Taiwan : 協志工業叢書.
托克維爾(2009)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北京:商務印書館。
Tocqueville, Alexis de. (1956). Democracy in America. New York : New American Library.
Wuthnow, Robert., Anheier, Helmut K. (1991). Between states and markets : the voluntary sector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朱元鴻等著(2000)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張苙雲主編)。臺北市:遠流。
李丁讚(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臺北縣新店市:桂冠圖書。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黃武雄、顧忠華(2004)。成人的夏山:社區大學文獻選輯。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顧忠華(2012)顧老師的筆記書. I, 學習社會.繁盛。臺北市:開學文化。
Mayo, Peter. (1999). Gramsci, Freire, and adult education : possibilities for transformative action. London ; New York : Zed Books ; New York : Distributed in the USA exclusively by St. Martin's Press.
Putnam, Robert D. (2000).Bowling alone :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 Simon & Schuster.
Seligman, A.(1992). The idea of civil society.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urner, B. S.(1993). Citizenshihp and social theory. London ; Newbury Park, CA : SAGE Publications.

授課老師:鄭勝分教授

張潤書(2009)。行政學。臺北市:三民。
彭文賢(1996)。組織結構。台北市 : 三民。
米可斯維特、伍爾得禮奇(2005)。企業巫醫(汪仲譯)。臺北市:商周出版。

授課老師:黃靖惠教授

伍思諾(1994)。文化分析(王宜燕、戴育賢譯)。台北市:遠流出版。
陳光興(2000)。文化研究在台灣。臺北市:巨流出版。
特納(1998)。英國文化研究導論(唐維敏譯)。台北市:亞太。
巴克(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羅世宏譯)。臺北市:五南。
Alasuutari, P. (1995). Researching culture: qualitative method and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Blundell, V., Shepherd, J., & Taylor, I. R. (1993). Relocating cultural studies: development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授課老師:廖世璋教授

汪京(2006)。文化經紀人。北京:中國經紀出版社出版。
陳昭義(2007)。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市:經濟部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小組辦公室。
陳昭義(2006)。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市:經濟部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小組辦公室。
詹偉雄(2004)。美學的經濟: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臺北市:藍鯨出版。
李宇红、白庆祥(2008)。文化创意经典案例教程。北京市:中國經濟出版社。
吳祥輝(2006)。芬蘭驚艷:全球成長競爭力第一名的故事。臺北市:遠流。
刘玉珠、柳士法(2002)。文化市场学:中囯当代文化市场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叶取源、王永章、陳昕(2007)。中囯文化产业评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天海翔(2006)。中国文化产业。北京市:中央編譯出版社。
馬奎根(2010)。重新思考文化政策(何道宽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嚴三九、王虎(2008)。文化產業創意與策劃。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海斯曼得海夫(2006)。文化產業(廖珮君譯)。臺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
胡惠林(2003)。文化政策学。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
蘇拾平(2007)。文化創意產業的思考技術:我的120道出版經營練習題。臺北市:如果出版。
朱元鴻(2000)。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臺北市:遠流。
范梅君(2004)。數位內容:虛擬與真實交界的產業。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佛羅里達(2003)。創意新貴:啟動新新經濟的菁英勢力(鄒應瑗譯)。臺北市:寶鼎出版。
約翰遜(2005)。梅迪奇效應(劉真如譯)。臺北市:商周出版。
野中郁次郎、勝見明(2006)。創新的本質(李贏凱、洪平河譯)。臺北市:高寶國際出版。
沈翠蓮(2005)。創意原理與設計。臺北市:五南。
斯登貝爾(2005)。創造力:激發創造力必讀經典(李乙明、李淑貞譯)。臺北市:五南。
星野克美(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商品圖騰化‧都市劇場化‧消費符號化(黃恆正譯)。台北市:遠流。
羅斯契爾(2006)。品牌背後的故事:品牌經營策略與企業文化(黎曉旭譯)。臺北市:久石文化出版。
花建(2003)。文化+創意=財富:全世界最快速致富產業的經營KNOW-HOW。臺北市:帝國文化出版。
花建(2006)。文化+創意=財富2.0版。臺北市:帝國文化。
戴國良(2007)。整合行銷傳播關鍵報告:主管沒有教的行銷手法。臺北市:書泉發行。
桑胡森(2005)。行銷學(江伯洋譯)。臺北市:揚智文化。
廖世璋(2011)。文化創意產業。高雄市:巨流。
米勒、尤帝斯(2006)。文化政策(蔣淑真、馮建三譯)。臺北市:巨流。
許長田(2005)。全方位企劃案實戰寶典。臺北市:五南圖書。

授課老師:陳雪雲教授

傅朝卿、王玉豐(2004)。揭開昨日工業的面紗:工業遺址的保存與再造。高雄市:科學工藝博物館。
王嵩山(2010)。博物館蒐藏的文化與科學。臺北市:臺灣博物館。
周逸傑(2006)。空間美學新發現:公共藝術的教育‧參與‧創作。臺北市:文建會。
呂理政(1996)。地球是個博物館:博物館學研究文集。台北縣板橋市:稻鄉。
胡寶林(2006)。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臺北市:藝術家出版。
范燕秋(2005)。疫病、醫學與殖民現代性:日治時期台灣醫學史。臺北縣板橋市:稻鄉。
黃承令(2005)。感人的紀念性公共藝術。臺北市:藝術家出版。
國際自然史博物館館長論壇(2009)。挑戰與展望:因應全球變遷自然史博物館的新角色:國際自然史博物館館長論壇。臺北市:臺灣博物館。
艾倫(2004)。節慶與活動管理(陳希林、閻蕙群譯)。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出版。
派恩(2003)。體驗經濟時代(夏業良、魯煒譯)。臺北市:經濟新潮社出版。
艾波林(2005)。文化遺產:鑑定、保存與管理(劉藍玉譯)。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Brosius, C., & Polit, K. M. (2011). Ritual, heritage and identity: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and performance in a globalised world. New Delhi: Routledge.
Tilley, C. Y. (2006). Handbook of material culture. London: SAGE.
Jackson, A., & Kidd, J. (2011). Performing heritage: research,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in museum theatre and live interpretation.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Graham, B. J., & Howard, P. (2008). The Ashgate research companion to heritage and identity. Burlington, VT: Ashgate Pub. Co.
Langfield, M., Logan, W., & Nic, C. M. (2010). Cultural diversity, heritage and human rights: intersecti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Preziosi, D., & Farago, C. J. (2004). Grasping the world: the idea of the museum.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Burlington, VT: Ashgate Pub.
Logan, W. S., & Reeves, K. (2009). Places of pain and shame: dealing with 'difficult heritag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Smith, L. (2006). Cultural heritage: critical concepts i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New York, N.Y.: Routledge.
Sharpley, R., & Stone, P. (2009). The darker side of travel: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ark tourism. Bristol, UK; Buffalo, NY: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授課老師:黃明月教授

呂俊甫(2001)。華人性格研究(洪蘭、梁若瑜譯)。華臺北市:遠流。
李安德(1992)。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若水譯)。臺北市:桂冠。
卡瓦納(1997)。成人心理學:發展與老化(徐俊冕譯)。台北市:五南。
莫爾、傑西爾(2000)。腦內乾坤:男女有別‧其來有自(洪蘭譯)。臺北市:遠流。
巴巴利亞、歐茨、費德門(2002)。人類發展:成人心理學(張慧芝譯)。臺北市:麥格羅希爾出版。
張茂桂(1993)。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市:業强。
希海(1999)。男人新中年主張:豐盛四十‧無畏五十‧整合六十(黃秀媛譯)。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
楊中芳(2001)。如何研究中國人:心理學研究本土化論文集。臺北市:遠流。
希海(1997)。新中年主張:繁華四十‧閃耀五十‧和諧六十(蕭德蘭譯)。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
Clark, M. C., & Caffarella, R. S. (1999). An update on adult development theory: new ways of thinking about the life cours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Findsen, B. (2005). Learning later. Malabar, Fla.: Krieger Pub. Co.
MacKeracher, D. (2004). Making sense of adult learning.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Merriam, S. B., & Caffarella, R. S. (2007). Learning in adulthood: a comprehensive guid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mith, M. C., & Pourchot, T. (1998). Adult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from educational psychology.Mahwah,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Sugarman, L. (2001). Life-span development: frameworks, accounts, and strategies. Philadelphia, Pa.: Psychology Press.
Schulz, R., & Salthouse, T. A. (1999). Adult development and aging: myths and emerging realities.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Tennant, M., & Pogson, P. (1995). Learning and change in the adult years: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San Francisco, Calif.: Jossey-Bass.
Tennant, M. (2006). Psychology and adult learning.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Wrightsman, L. S. (1994). Adult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Cavanaugh, J. C., & Blanchard-Fields, F. (2011). Adult development and aging. Belmont, CA: Wadsworth/Cengage Learning.
貝蘭克(1995)。對抗生命衝擊的女人:女性自我、聲音與心智的發展(蔡美玲譯)。台北市:遠流。
Whitbourne, S. K. (2008). Adult development & aging: biopsychosocial perspectives. Hoboken, NJ: John Wiley.
Edwards, R. (1996). Adult learner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夏瓦、威利(2007)。成人發展與老化(樂國安、韓威、周靜譯)。臺北市:五南。

授課老師:王美文教授

王振寰、瞿海源(1999)。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市:巨流出版。
Papen, U. (2005). Adult literacy as social practice: more than skill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Cervero, R. M., & Wilson, A. L. (2001). Power in practice: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struggle for knowledge and power in socie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吳康寧(2005)。課堂教學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芬格、阿森(2002)。面臨十字路口的成人教育:學尋出路(王世哲譯)。臺北市:巨流。
朋尼維茲(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孫智綺譯)。臺北市:麥田出版。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市:桂冠。
Brookfield, S. (2005). The power of critical theory for adult learning and teaching. Maidenhead, Berkshire, England; New York, NY: Open University Press.
李錦旭、王慧蘭(2006)。批判教育學:臺灣的探索。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Leathwood, C., & Francis, B. (2006). Gender and lifelong learning: critical feminist engagement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Coare, P., & Johnston, R. (2003). Adult learning, citizenship and community voices: exploring community-based practice. Leicester: NIACE.
Lister, R. (2007). Gendering citizenship in Western Europe: challenges for citizenship research in a cross-national context. Bristol, U.K.: Policy.
Elliott, A., & Mendelson, D. (2010).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social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伊辛、特納(2007)。公民权硏究手册(王小章译)。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
Usher, R., Bryant, I., & Johnston, R. (1997).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postmodern challenge: learning beyond the limit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雷瑟、古德曼(2007)。社會學理論(柯朝欽、鄭祖邦譯)。臺北市:麥格羅希爾。
黃瑞祺(2000)。現代與後現代。臺北市:巨流出版。
黃乃熒(2007)。後現代思潮與教育發展。臺北市:心理。
蘇峰山(2005)。意識丶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嘉義縣大林鎮:南華大學教社所出版。
Fejes, A., & Nicoll, K. (2008). Foucault and lifelong learning: governing the subject. London; New York, NY: Routledge.
愛德華茲、艾雪兒(2003)。全球化與教學論:空間、位置和認同(陳儒晰譯)。臺北縣永和市:韋伯。
薛基(2011)。鄉民都來了:無組織的組織力量(李宇美譯)。臺北市:貓頭鷹出版。
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2003)。社會變遷與成人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出版。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臺北市:天下雜誌出版。
Gore, J. (1993). The struggle for pedagogies: critical and feminist discourses as regimes of truth. New York: Routledge.
Goldberger, N. R. (1996). Knowledge, difference, and power: essays inspired by Women's ways of knowing.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Hayes, E., & Flannery, D. D. (2000). Women as learners: the significance of gender in adult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Jarvis, P. (2006). From adult education to the learning society: 21 year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授課老師:林振春教授

Landry, C. (2000). 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 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ons.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2010)。高齡志工與社區學習。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9)。台灣社區教育發展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2008)。社區學習。台北:師大書苑。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2012)。學習型城市。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2011)。社會教育專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Longworth, Norman. (2006). Learning cities, learning regions, learning communities [electronic resource] : lifelong learning and local government. London : Routledge.

授課老師:董澤平教授

Byrnes, W. J. (2003). Management and the arts. Amsterdam; Boston, Mass.: Focal Press.
范蘭納耿(2002)。募款成功:義工與專家必讀(陳希林譯)。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出版。
Brealey, R. A., Myers, S. C., & Marcus, A. J. (2009). Fundamentals of corporate finance. Boston: McGraw-Hill/Irwin.

授課老師:鄭勝分教授

Borzaga, C., & Defourny, J. (2001).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nterpris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Nyssens, M., Adam, S., & Johnson, T. (2006). Social enterprise: at the crossroads of market, public policies and civil society. New York, NY: Routledge.

授課老師:林鴻洲教授

巴比(2010)。社會科學硏究方法(劉鶴群譯)。臺北市:新加坡商聖學習出版。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麽没告訴我。臺北縣板橋市:小畢空間出版。

授課老師:李明芬教授

司徒達賢(1997)。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台北市:洪建全基金會出版。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
官有垣(2003)。臺灣的基金會在社會變遷下之發展。臺北市: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出版。
江明修(1999)。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臺北市:智勝文化。
江明修(2002)。非營利管理。臺北市:智勝文化出版。
吉勒特(2001)。世紀曙光:非營利事業管理(張譽騰譯)。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出版。
鄭文義(1989)。公益團體的設立與經營。台北市:工商教育。
蕭新煌(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臺北市:巨流出版。
貝尼、畢德蔓(1998)。7個天才團隊的故事:如何領導創意菁英(張慧倩譯)。臺北市:天下文化出版。
亨特(2001)。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張沛文譯)。臺北市:商周出版。
柯柏格(2000)。解放兒童:一個12歲男孩的覺醒與行動(周靈芝譯)。台北市:大塊文化。

授課老師:鄭勝分教授

吳明隆(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張紹勳、林秀娟(2005)。SPSS多變量統計分析。臺中市:滄海。

授課老師:黃富順教授

Erber, J. T. (2013). Aging and older adulthood. Chichester, West Sussex: Wiley-Blackwell.
Blackburn, J. A., & Dulmus, C. N. (2007). Handbook of gerontology: evidence-based approaches to theory, practice, and policy. Hoboken, N.J.: Wiley.
Wilmoth, J. M. (2007). Gerontology: perspectives and issues. New York: Springer Pub.
黃富順、楊國德(2011)。高齡學。臺北市:五南。
黃富順(2004)。高齡學習。臺北市:五南。
黃富順(2008)。高齡教育學。臺北市:五南。

授課老師:李建興教授

萊思(2007)。嬰幼兒發展(謝佳容譯)。臺北市:五南。
林美珍、黃世琤、柯華葳(2007)。人類發展。臺北市:心理。
熊光義(1956)。社會教育概論。台北市:臺灣師大教務處出版。
Holford, J., Jarvis, P., & Griffin, C. (1998).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lifelong learning. London: Kogan Page.
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1999)。學習型組織。臺北市: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
楊國德(1999)。學習型組織的理論與應用:成人教育領域的實踐經驗。臺北市:師大書苑出版。
李芝靜(2008)。學習型組織: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Harrison, R. (2002). Supporting lifelong learning.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Falmer.
魏惠娟(1999)。學習型家庭方案:從理論到實踐。臺北市:五南。
Fenwick, T. (2001).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learning through work.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chuller, T., & Megarry, J. (2006). Recurrent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賈維士(2002)。成人及繼續教育:理論與實務(許雅惠譯)。臺北市:五南。
Selwyn, N., Gorard, S., & Furlong, J. (2006). Adult learning in the digital ag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learning society.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胡夢鯨(1997)。終生教育典範的發展與實踐。台北市:師大書苑出版發行。
蓋浙生(1999)。教育財政與教育發展。台北市:師大書苑出版發行。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1). Economics and finance of lifelong learning. Paris: OECD.
李建興(1981)。社會教育新論。臺北市:三民。
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2004)。高齡社會與高齡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授課老師:林美和/張德永教授

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2005)。非正規學習。臺北市:師大書苑出版。
Aspin, D. N. (2001).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lifelong learning. Dordrecht [Netherlands];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Edwards, R., Gallacher, J., & Whittaker, S. (2006). Learning outside the academy: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lifelong learning.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orate-General XXII, Education, Training and Youth. (1996).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wards the learning society.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Field, J., & Leicester, M. (2000). Lifelong learning: education across the lifespan.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Falmer.
Istance, D., Schütze, H. G., & Schuller, T. (2002).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lifelong learning: from recurrent education to the knowledge society. Buckingham: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Jakobi, A. P. (2009).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lifelong learning: from global agendas to policy diffusion.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Jarvis, P. (2006). Lifelong learning and the learning society. volume 1, Towards a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human learning.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Jarvis, P. (2008). Democracy, lifelong learning and the learning society: active citizenship in a late modern age.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Nicoll, K. (2006). Flexibility and lifelong learning: policy, discourse and politic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Ranson, S. (1994). Towards the learning society. London; New York: Cassell Educational.
Jarvis, P. (2007). Globalisation, lifelong learning and the learning society: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London: Routledge.
Morgan-Klein, B., & Osborne, M. (2007). The concepts and practices of lifelong learning. New York, NY: Routledge.
Sutherland, P., & Crowther, J. (2006). Lifelong learning: concepts and context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王本壯(2007)。社區終身學習體系的政策、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師大書苑。

授課老師:廖世璋教授

張譽騰(2000)。當代博物館探索。臺北市:南天。
柏恩茲(2004)。藝術管理這一行(桂雅文、閻蕙群譯)。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出版。
王嵩山(2003)。差異、多樣性與博物館。臺北縣板橋市:稻鄉。
王嵩山(2005)。想像與知識的道路:博物館、族群與文化資產的人類學書寫。臺北縣板橋市:稻鄉。
陳佳利(2007)。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鄧肯(1998)。文明化的儀式:公共美術館之內(王雅各譯)。台北市:遠流。
Davis, P. (2011). Ecomuseums: a sense of place. London; New York: Continuum.
蘇昭英(1999)。台灣縣市文化藝術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文建會。
梅特蘭(2005)。藝術經理行銷手冊(林潔盈、廖梅璇譯)。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約翰希博利建築師事務所(2006)。博物館功能設施設計檢查表:博物館專業人員必備的便利手冊(張妙安譯)。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出版。
加頓豪斯(2006)。觸發創意的博物館:如何善用博物館激發創意思考(陳羚芝譯)。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出版。
林政弘(2005)。台灣地區博物館經營管理策略。臺北市:編譯館。
劉惠媛、章光和(2007)。博物館的美學經濟:22間世界頂尖博物館感動人心的力量。臺北市:原點出版。
卡洛爾(2004)。獨立策展人:從企劃到執行的專業手冊(桂雅文譯)。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出版。
卓伸、可爾華(2000)。社區藝術管理:社區藝術管理人手冊(桂雅文譯)。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出版。
李宜君、廖俊彥(2004)。台灣的再生空間。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莫里耶(2004)。法國文化政策:從法國大革命至今的文化藝術機制(陳麗如譯)。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張譽騰(2004)。生態博物館:一個文化運動的考察。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陳國寧(2003)。博物館學。臺北縣蘆洲市:空大。
陳媛(2002)。博物館四論。臺北市:國家。
傑諾威斯、愛爾蘭(2007)。博物館行政(林潔盈譯)。南投市:五觀藝術出版。
博寇(2000)。博物館這一行(張譽騰譯)。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黃光男(2007)。博物館企業。臺北市:藝術家。
李怡君(2006)。台灣的特色博物館。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張婉真(2005)。論博物館學。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授課老師:陳仲彥教授

Hobsbawm, E. J., & Ranger, T. O. (1992).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hils, E. A. (1981). Tra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內政部(1989)。禮儀民俗論述專輯。台北市:編者。
王美玉(2011)。台灣久久:台灣百年生活印記。臺北市:天下遠見。
周昌忠(2000)。中囯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周积明、宋德金(2005)。中囯社会史论。武漢市:湖北教育出版社。
胡逢祥(2000)。社会変革与文化传统:中國近代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研究。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馬寶珠(1996)。中國新文化運動史。臺北市:文津。
許進雄(1995)。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台北市:臺灣商務。
陰法魯(1998)。古代禮制風俗漫談。臺北市:萬卷樓。
希爾斯(1992)。論傳統(傅鏗、呂樂譯)。台北市:桂冠。
費成康(2003)。中囯家族传统礼仪。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馮爾康、常建華(1998)。中國歷史上的生活方式與觀念。臺北市:馨園文教基金會。
黃俊傑(2005)。中華文化的發展。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黃俊傑(2004)。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黃俊傑(2006)。中華文化與域外文化的互動與融合。臺北市:喜瑪拉雅研發基金會。
黃俊傑(2002)。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臺北市:喜瑪拉雅基金會。
董增刚(2003)。百年中國社會圖譜。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趙雅博(1992)。中國文化與現代化。台北市:黎明文化。
莊永明(2000)。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臺北市:遠流。
莊永明(2001)。台灣世紀回味:生活長巷。臺北市:遠流。
莊永明(2002)。台灣世紀回味:文化流轉。臺北市:遠流。
遠流台灣世紀回味編輯組(2005)。認識台湾:回味1895-2000。臺北市: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出版。
刘志琴(1998)。近代中囯社会文化变迁录。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
瞿同祖(1984)。中國封建社會。台北市:里仁。
藍翔、馮懿有(2005)。圖說360行:各行各業的歷史縮影,庶民生活的世紀回味。臺北市:三言社出版。
严昌洪(2007)。20世纪中囯社會生活变迁史。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授課老師:黃靖惠教授

Gudykunst, W. B., & Kim, Y. Y. (1984). Methods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Beverly Hills; London: Sage in cooperation with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s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Gudykunst, W. B. (2003). 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Samovar, L. A., & Porter, R. E. (1991).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
陳國明(2003)。文化間傳播學。臺北市:五南。
Luce, L. F., & Smith, E. C. (1987). Toward internationalism: reading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ambridge, Mass.: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Neuliep, J. W. (2006).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contextual approach.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Luce, Louise Fiber., Smith, Elise C. (1986). Toward internationalism : reading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Cambridge, Mass. :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吴瑛(2009)。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战略。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