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可以成為藝術,唯獨美消失了」
國際著名的全方位藝術家,集小說家、劇作家、戲劇與電影導演、畫家與思想家於一身,1940年1月4日生於中國江西贛州,1997年取得法國籍,定居巴黎。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首位獲得此殊榮的華人作家。他的小說與戲劇關注人類的生存困境,瑞典學院在諾貝爾獎授獎頌辭中以「普世的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加以表彰。
他的長篇小說《靈山》和《一個人的聖經》法譯本曾轟動法國文壇,法新社評為二十世紀末中國文學的里程碑,現已譯成三十七種文字,全世界廣為發行。他的劇作包括《車站》、《野人》、《彼岸》、《逃亡》、《生死界》、《夜遊神》、《山海經傳》、《八月雪》、《叩問死亡》和《高行健戲劇集》等十八種,已在歐、亞、北美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亞等地頻頻上演,也是進入當代世界劇壇的第一位華人劇作家。他的文學藝術思想論著《沒有主義》、《另一種美學》和《論創作》,都見解犀利、獨立不移。他的繪畫作品也獨樹一格,將沉思、想像和詩意溶匯在水墨之中。呈現出超然幽深的內心世界,在歐亞和北美的許多美術館、藝術博覽會和畫廊舉辦了八十餘次展覽,出版三十本畫冊。
不僅諾貝爾文學獎,他還榮獲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法國榮譽騎士勳章、義大利費羅尼亞文學獎、義大利米蘭藝術節特別致敬獎、美國終身成就學院金盤獎、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雄獅獎;香港中文大學、法國普羅旺斯大學、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臺灣大學、中央大學和中山大學等皆授予他榮譽博士。此外,2003年法國馬賽市為其舉辦大型藝術創作活動「高行健年」,2008年法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和香港中文大學為其舉辦「高行健藝術節」,堪稱為華人世界首席藝術家之代表典範。
出處:本文節錄自《靈山》諾貝爾文學獎得獎十周年紀念新版,2010年10月,聯經出版。
年代 | 重要記事 |
---|---|
1940 |
生於中國江西贛州,祖籍江蘇泰州。 自幼從母家學。八歲起開始塗鴉,不曾中斷。十歲寫第一篇小說,自作插圖。 |
1952 |
就讀南京市第十中學。 從師畫家惲宗瀛先生(Yun Zongyin)學畫。素描、水彩、油畫、泥塑。 |
1957 | 高中畢業,惲先生有意推薦他報考中央美術學院,因其母見一些畫家整天在大街畫政治宣傳畫,不同意他以畫家為職業,勸阻。遂轉而考入北京外國語學院法語系。 |
1962 | 大學畢業,從事翻譯工作,繪畫寫作依舊不斷。 |
1970 | 從北京下放農村勞動五年。工閒時間,藉由替農民照相為由,研究攝影。 |
1975 | 從皖南山區返回北京,仍作翻譯。研究攝影洗印技術,並重新作畫。 |
1981 | 成為職業作家,同時也從事繪畫攝影。 |
1982 | 劇作《絕對訊號》於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演出逾百場,引起爭論,全國上十個劇團紛紛上演。 |
1983 |
戲被禁演,文學作品不得發表,轉而專攻水墨。 春天,被誤診為「肺癌」,虛驚一場,中學同學,南京市鼓樓醫院醫生章平具體見證此事。隨即離京到大西南漫遊。 |
1985 | 在北京與雕塑家尹光中(Yin Guanzong)自費舉辦「尹光中、高行健泥塑繪畫展」,這是中國大陸非官方美協許可未受到阻撓而成功的第一次民間畫展。展出兩星期,北京五家報刊分別報導和刊登照片,歐洲也有報導。同年,應邀赴德國、法國、英國,奧地利、丹麥創作訪問八個月,由德國文化交流協會、柏林市藝術之家、萊布尼茨文化交流協會舉辦首次在西方國家的個展,得到德國報刊的一致好評,從此獲得國際聲譽。 |
1986 | 返回北京,從此以畫養文,繪畫成為第一職業。 |
1987 | 德國莫哈特藝術研究所(Morat Institut fur Kunst und Kunstwissenschaft)邀請他赴德從事繪畫創作一年,有關當局拖延八個月仍不發給護照,原因為他非中國美協會員,不算職業畫家,後經文化部長王蒙干預,才得以成行。 |
1988 | 定居巴黎,專業從事繪畫與寫作。 |
1989 | 成為法國「具象批評派沙龍」成員,連續參加該沙龍每年在巴黎大皇宮美術館的年展。 |
1990 | 長篇小說《靈山》出版 |
1991 | 因《逃亡》一劇出版,大陸當局公開點名批判,宣布開除其工職、黨籍,查封其在北京住房。 |
1992 |
瑞典皇家劇院首演《逃亡》,應邀為演出作水墨畫設計,放大製作為五公尺 ╳ 十四公尺的大幕。 法國政府授予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法國藝術家之家接納為會員。 |
1995 | 小說《靈山》由Noel et Liliane Dutrait翻譯成法文出版,獲得極大的迴響。首次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個展。 |
1997 | 獲准入法國籍。 |
1999 | 小說《一個人的聖經》由聯經出版公司出版。 |
2000 | 獲諾貝爾文學獎,並由法國總統親頒騎士榮譽勳章。 |
2006 | 高行健親自製作、主演的電影《側影或影子》拍攝完成。 |
2007 | 中國第一位研究高行健的博士學位論文(作者戴瑤琴,指導老師沈衛威)在南京大學中文系產生。 |
2008 | 四月,文論結集《論創作》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高行健親自製作、主演的第二部電影短片《洪荒之後》拍攝完成。 |
2010 |
與方梓勳合作的《論戲劇》,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七月,高行健與高杭的文章在《明報》同期刊登。二十多年未曾見面的父子,以文章相遇。 |
2011 | 獲聘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講座教授 |
2012 | 舉辦「尋‧靈山」攝影展,出版第一本詩集《遊神與玄思》,收集二十年來在《中國時報》和《現代詩》上發表的詩篇。 |
2013 | 於臺北國家戲劇院首演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推出《山海經傳》音樂劇,用搖滾挑戰對神話的想像 |
2014 |
發表電影詩《美的葬禮》首映、聯映與研討會。 結集高行健於東京、韓國、德國、新加坡與臺灣等演講,出版《自由與文學》一書。 |
2015 |
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辦通識講座,《山海經傳》音樂劇赴英國愛丁堡藝穗節演出。 高行健融合了文學、繪畫和音樂,創造出他稱為的「三元電影」,《洪荒之後》即為高行健的電影作品,本書集繪畫、表演、攝影和電影於一冊。 |
2016 | 發表《美的葬禮》新書 |
年代 | 著作類型 | 著作名稱 |
---|---|---|
1981 | 論著 | 《現代小說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廣州,中國) |
1982 | 劇作 |
《絕對訊號》(高行健戲劇集,群眾出版社,北京,中國) |
1983 | 劇作 | 《車站》 |
1984 |
中篇小說 劇作 |
《有隻鴿子叫紅唇》(十月藝文出版社,北京,中國) 《現代摺子戲四折》(高行健戲劇集,群眾出版社,北京,中國) |
1985 |
劇作 |
《獨白》(高行健戲劇集,群眾出版社,北京,中國) 《野人》(高行健戲劇集,群眾出版社,北京,中國) |
1986 | 劇作 | 《彼岸》(聯合文學出版社,臺灣) |
1987 | 劇作 | 《冥城》(聯合文學出版社,臺灣) |
1988 |
劇作 論著 短篇小說 |
《聲聲慢變奏》(冥城,聯合文學出版社,臺灣) 《對一種現代戲劇的追求》(中國戲劇出版社,北京,中國) 《給我老爺買魚竿》(聯合文學出版社,臺灣) |
1989 | 劇作 | 《山海經傳》(聯合文學出版社,臺灣) |
1990 |
長篇小說 |
《靈山》(聯經出版公司,臺灣) 《逃亡》(聯合文學出版社,臺灣) |
1991 | 劇作 | 《生死界》(聯合文學出版社,臺灣) |
1992 | 劇作 | 《對話與反詰》(聯合文學出版社,臺灣) |
1993 | 劇作 | 《夜遊神》(聯合文學出版社,臺灣) |
1995 | 劇作 | 《周末四重奏》(聯經出版公司,臺灣) |
1996 | 論著 | 《沒有主義》(聯經出版公司,臺灣) |
1997 | 劇作 | 《八月雪》(聯經出版公司,臺灣) |
1999 | 長篇小說 | 《一個人的聖經》(聯經出版公司,臺灣) |
2001 | 論著 | 《另一種美學》(聯經出版公司,臺灣) |
2003 | 劇作 | 《叩問死亡》(聯經出版公司,臺灣) |
2006 | 電影 | 《側影或影子》 |
2007 | 劇作 | 《夜間行歌》(遊神與玄思,聯經出版公司,臺灣) |
2008 |
論著 電影 |
《論創作》(聯經出版公司,臺灣) 《洪荒之後》 |
2010 | 論著 | 《論戲劇》(聯經出版公司,臺灣) |
2012 |
詩集 詩集 重要參展 重要參展 |
《遊神與玄思》(聯經出版公司,臺灣) Le Deuil de la Beauté (Galerie Simoncini, Luxembourg) 第十二屆布魯塞爾古董與藝術展,布魯塞爾 BRAFA 12, Brussels Antiques & Fine Arts Fair, Brussels 巴黎藝術大展,大皇宮美術館,巴黎 Art Paris, Grand Palais, Paris |
2013 |
電影 藝術畫冊精選 藝術畫冊精選 藝術畫冊精選 重要參展 重要參展 |
《美的葬禮》("Requiem for Beauty" "Le Deuil de la Beauté") 《高行健 靈魂的畫家》(達尼爾.貝爾吉斯 著,索伊出版社,巴黎) Gao Xingjian Painter of Soul (Daniel Bergez, Asia Ink, London) 《內在的風景 高行健繪畫》(郭繼生教授 著,新學院出版社,華盛頓) 馬里蘭大學藝術畫廊,美國 The Art Gallery, University of Maryland, U.S.A. 巴黎藝術大展,大皇宮美術館,巴黎 Art Paris, Grand Palais, Paris |
2014 |
論著 重要參展 |
《自由與文學》(聯經出版公司,臺灣) 巴黎藝術大展,大皇宮美術館,巴黎 Art Paris, Grand Palais, Paris |
2015 |
藝術畫冊精選 藝術畫冊精選 個展 個展 重要參展 |
《高行健 墨趣》(米謝爾.蓋達 著,伊賽爾美術館,哈贊出版社,巴黎) 《洪荒之後》(聯經出版公司,臺灣) 依賽爾博物館,布魯塞爾,比利時 比利時皇家美術館,布魯塞爾,比利時 第十五屆布魯塞爾古董與藝術博覽會,布魯塞爾 |
2016 | 藝術畫冊精選 | 《美的葬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