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大學部課程參考書目

大學部課程參考書目

授課老師:陳柏熹教授

陳柏熹(2011)。心理與教育測驗:測驗編製理論與實務。新北市:精策教育。
Murphy, K. R. & Davidshofer, C. O. (2005). Psychological testing :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Upper Saddle River, N.J. : Pearson/Prentice Hall.
郭生玉(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市]:精華。

授課老師:王麗斐教授

王麗斐、杜淑芬(主編)(2013)。國民中學輔導工作參考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林清文(2007)。學校輔導。臺北市:雙葉書廊。
林萬億、黃韻如等著〈2005〉。學校輔導團隊工作:學校社會工作師丶輔導教師與心理師的合作。臺北市:五南圖書。
劉焜輝(2003)。學校輔導工作的多元面貌。臺北市:天馬。
教育部編著(2013)。國民中學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教育部。
寇特勒、 寇特勒(2004)。教師諮商技巧(孫守湉、林秀玲譯)。臺北市 : 心理。
 

授課老師:許維素教授

施密特(2004)學校輔導與諮商(王以仁)。嘉義:濤石。
吉布森、密契爾〈2004〉。輔導與諮商概論〈李亦欣等譯〉。嘉義市:濤石文化。
劉焜輝主編;李玉嬋等合著〈2012〉。輔導原理與實務。臺北市:三民。
Bowers, J. & Hatch, T. (2005). The ASCA National Model: A Framework for School Counseling Programs, 2ndEd. American School Counselor Association.
Dollarhide, C. T. & Saginal, K. A. (2008). Comprehensive School Counseling Programs: K-12 Delivery Systems in Action. Boston: Pearson.
Gysbers, N. C. & Henderson, P. (2006). Developing & managing your schoo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program. Alexandria, Va. :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林清文(2007)。學校輔導。臺北市:雙葉書廊。
林萬億、黃韻如等著〈2005〉。學校輔導團隊工作:學校社會工作師丶輔導教師與心理師的合作。臺北市:五南圖書。
劉焜輝(2003)。學校輔導工作的多元面貌。臺北市:天馬。

授課老師:簡郁芩教授

黃玉(總校閱)、徐明、楊昌裕、劉杏元、劉若蘭、林至善、楊仕裕、葉祥洵、邱筱琪(2009)從服務中學習 : 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臺北市 : 洪葉文化。

授課老師:毛國楠教授

Schwartz, S. (1986). Classic studies in psychology. Palo Alto, Calif. : Mayfield Pub. Co.
Hock, R. R. (2009). Forty studies that changed psychology : explorations into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Upper Saddle River, N.J. : Pearson/Prentice Hall.

授課老師:周愫嫻教授

巴托爾、巴托爾(2006)。犯罪心理學(李執中編譯)。臺北市:華杏。
周愫嫻(2004)。少年犯罪。臺北市:五南。

授課老師:毛國楠教授

Schunk, D. H., Pintrich, P. R., & Meece, J. L. (2008).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Upper Saddle River, N.J. : Pearson/Merrill Prentice Hall.
Pajares, F. & Urdan, T. C. (2002). Academic motivation of adolescents. Greenwich, Conn. : Information Age Pub.
楊中芳、高尚仁(1991)。中國人⋅中國心。臺北市:遠流出版。
*Expectancy-value models of motivation (Chapter 2,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by Pintrich, P.& Schunk, D. (2002), Merrill Pretice Hall
*Learned helplessness by M. M. Clifford
塞里格曼(2009)。學習樂觀.樂觀學習 : 掌握正向思考的訣竅, 提昇EQ的ABCDE法則(洪蘭譯)。臺北市 : 遠流。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 W.H. Freeman.
*Schunk, D. H. (1989). Self-efficacy and cognitive skill learning.  In C. Ames    & R. Ames (Eds.), Research 
Dweck, C. S. (2000). Self-theories : their role in motivation, personality, and development. Philadelphia, PA : Psychology Press.
Zeidner, M., Pintrich, P., & Boekaerts, M. (2000). 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 San Diego, Calif. ; London : Academic.
Zimmerman, B. J. & Schunk, D. H. (2001).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Mahwah, N.J.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Intrinsic motivation by M. M. Clifford.
契克森米哈賴(1996)。快樂,從心開始(張定綺譯)。臺北市 : 天下文化出版。
契克森米哈賴(1998)。生命的心流:追求忘我專注的圓融生活(陳秀娟譯)。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
Pintrich, P. R. &  Schunk, D. H. (2002).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Upper Saddle River, N.J. : Merrill.

授課老師:田秀蘭教授 

Sharf, R. S. (2010). Applying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to counseling. Australia : Brooks/Cole Cengage Learning.
Swanson, J. L. & Fouad, N. A. (2010). Career theory and practice : learning through case studies. Los Angeles : Sage.
林幸台(1987)。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臺北市:五南。
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2003)。生涯輔導。臺北縣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
吳芝儀(2000)。生涯探索與規劃。嘉義:濤石。
金樹人(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臺北市:臺灣東華。
金樹人(1988)。生計發展與輔導。臺北市:天馬。
黃天中(1991)。生涯與生活。臺北市:桂冠。

授課老師:蘇宜芬教授

陳淑麗、王瓊珠 (2010) 。 突破閱讀困難 : 理念與實務。臺北市 : 心理。
Taylor, B., Harris, L. A., Pearson, P. D., & Garcia, G. (1995). Reading difficulties: Instruction and assessment.Chapter 11.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Leslie, L., & Caldwell, J.(2006).Qualitative reading inventory. 4. Boston, MA : Pearson/Allyn and Bacon.
Paris, Scott G., Stahl, Steven A. (2005). Children'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assessment. Mahwah, N.J. : L. Erlbaum Associates.
Taylor, B., Harris, L. A., Pearson, P. D., & Garcia, G. (1995). Reading difficulties: Instruction and assessment.Chapter 11.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施米特、克萊蒙(1996)。聰明的笨蛋:一個閱讀障礙症患者的故事(朱乃長譯)。臺北市:業強出版。
吳敏而(1998)。語文學習百分百。台北市:天衛文化。
Shaywitz, S.(2003). Overcoming dyslexia: A new and complete science-based program for reading problems at any level. New York : A.A. Knopf ; Distributed by Random House.
勞區、施洛特克(2003)。兒童注意力訓練手冊(楊文麗、葉靜月譯)。臺北市:張老師。

授課老師:李佩怡教授

傅偉勳(2010)。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臺北縣新店市:正中。
白裕承譯(2006)。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臺北市:大塊文化。
吳美慧譯(民90),我們並未互道再見,台北:張老師。
柏格(2001)。病床邊的溫柔(石世明譯)。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事業公司。
吳庶深編著(2007)。生命眞精采!:有效運用圖畫書進行生命教育教學。臺北縣新店市:三之三文化。
耶樂姆(2003)。存在心理治療(上、下):死亡(易之新譯)。臺北市:張老師。
佛蘭克爾(2001)。意義的呼喚:「意義治療大師法蘭可自傳」(鄭納無譯)。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出版。
佛蘭克爾(2004)。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趙可式、沈錦惠合譯)。臺北市:光啟。
庫德勒-羅斯、凱斯勒(2001)。用心去活:生命的十五堂必修課(張美惠譯)。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蘇絢慧(2001)。死亡如此靠近:一位社工師的安寧病房手記。臺北市:大塊文化。
蘇絢慧(2003)。請容許我悲傷。台北市:張老師。
蘇絢慧(2005)。生命河流。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庫德勒-羅斯(2007)。天使走過人間:生與死的回憶錄(李永平譯)。臺北市:天下遠見。
韋柏(1998)。恩寵與勇氣( 胡因夢、劉清彥譯)。臺北市:張老師。
庫德勒-羅斯(2000)。你可以更靠近我:教孩子怎樣看待生命與死亡(林瑞堂譯)。臺北市:張老師。
賈哈特(1996)。生離死別之痛:幫助孩子走出悲傷:幫助孩子度過非常時期(陳月霞譯)。臺北市:創意力文化出版。
威爾斯(1995)。失親兒的藍天: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包黛瑩譯)。臺北市:創意力文化出版。
洪瑜堅譯(民86),與孩子談死亡:一本由孩子寫給孩子的生死書,臺北市:遠流。
鮑德(1994)。人生不可承受之死(小知堂編譯組譯)。臺北市:小知堂出版。
李佩怡(2006)。生命是愛-心靈詩集。臺北市:天馬。
米勒(2007)。生命教育:推動學校的靈性課程(張淑美主譯)。臺北市:學富文化。
瓦爾特斯(1999)。生命教育:與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戰 (林鶯譯)。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陳怡秀、徐若涵、彭博裕(2003)。聽生命唱歌。臺北市:心理。
丁肯(2002)。生與死的教育(王珍妮譯)。臺北市:心理。
何福田(2006)。生命教育。臺北市:心理。
何福田(2001)。生命教育論叢。臺北市:心理。
吳秀碧(2006)。生命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案。臺北市:心理。
林治平(2004)。生命教育之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心理。
以馬內利(2005)。活著,為了什麼?(華宇譯)。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以馬內利修女(2003)。貧窮的富裕(華宇譯)。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出版。
庫伯勒.羅斯及大衛.凱思樂(2006)。當綠葉緩緩落下。臺北市:張老師出版。
費魯奇(2005)。仁慈的吸引力(席玉蘋譯)。大塊文化。

授課老師:田秀蘭/王玉珍教授

吳芝儀(2000)。生涯探索與規劃。嘉義:濤石。
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2003)生涯輔導。臺北市:空中大學。
黃天中(1991)。生涯與生活。臺北市:桂冠。
吳武典、金樹人(1993)。班級輔導活動設計指引。臺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授課老師:吳淑禎教授 

林幸台等著(2010)。生涯輔導。臺北市 : 心理。
林一真 (2007) 。生涯彩虹探索量表。臺北市 : 心理出版社。
金樹人(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臺北市:臺灣東華。
金樹人(2014)如是深戲。張老師出版
朱克爾(1997)。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吳芝儀譯)。台北市 : 揚智文化。
柯克藍(2006)。敘事取向的生涯諮商(黃素菲譯)。臺北市 : 張老師。
104人才派遣中心(2008)。訂做你的工作舞台:人才派遣也能闖出一片天。臺北市:麥格羅希爾。

授課老師:林家興教授 

林幸魄著(1978)。怎樣做個案工作。台北市 : 幼獅。
吳英璋(1987):個案研究實例。青輔會。
陳李綢編著(2005)。個案研究 : 理論與實務。臺北市 : 心理。
劉焜輝主編(2007)。輔導原理與實務。臺北市 : 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