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遠矚巨海,回眸靈山─高行健與師大圓夢特展: 相關著作

Overlooking the Sea, Looking back Soul Mountain—Gao Xingjian and NTNU

作品簡介

著作之書籍

靈山

洪荒之後

論戲劇

自由與文學

夜遊神

山海經傳

母親

野人

論創作

另一種美學

美的葬禮

高行健短篇小說集

遊神與玄思

高行健先生(著作)相關之研究

白睿文、高行健(2015)。身分與創作:高行健談藝錄(特約訪談稿)。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60(2),93-100。

張憲堂(2015)。以「六觀」術語分析高行健之《冥城》。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4,57-74。

許維賢(2015)。高行健早期的小說藝術理論與實踐:以《現代小說技巧初探》為中心。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60(2),29-55。

閻瑞珍(2015)。高行健戲劇創作與其生命歷程的關聯。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 60(2),57-92。

張憲堂(2013)。高行健居法時期劇作的異質空間。臺北城市大學學報,36,355-366。

張憲堂(2013)。異質空間的老靈魂--馬森和高行健戲劇創作與文論的觀看。新地文學,23,206-220。

劉再復、劉劍梅(2013)。高行健莫言風格比較論。新地文學,23,8-19。

侯淑娟(2012)。當代先鋒戲劇對現代與傳統融合之新變思考的實驗--以高行健劇作為探討範圍。東吳中文學報,23,353-392。

張憲堂(2012)。論高行健的《夜間行歌》。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1,53-70。

鄭盈盈(2012)。人稱視角和無人稱句在文藝作品中的美學運用--以高行健和布寧作品為例。淡江外語論叢,19,207-231。

李秋蘭(2011)。流亡與文學--論高行健《靈山》中的「世界觀」。藝見學刊,2,45-57。

陳邁平(2011)。“一”以貫之的文學之道--解讀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籍中文作家高行健。新地文學,16,192-202。

孫敏智(2010)。尋找當代華文劇場美學的新方向--評《論戲劇》。文訊,298,132-133

高行健(2010)。走出二十世紀的陰影高行健[演講提綱]。新地文學,12,176-179

蕭盈盈(2010)。存在的重量--從跨文化的意義上對[彼得.布魯克著]《艾克人》和[高行健著]《對話與反詰》的比較。北臺灣科技學院通識學報,6,101-106。

李怡瑾(2009)。建立一種「民族形式」的「實驗戲曲」--以國立國光劇團的《試妻‧弒妻》為例。西灣藝論,5,97-120。

危令敦(2008)。欲語還休--論《一個人的聖經》的文革記憶。中外文學,37(1),11-46。

朱芳慧(2008)。高行健禪劇《八月雪》之劇場藝術。戲曲學報,3,189-224。

李奭學(2008)。三訪靈山:論高行健的語言觀及其與中國小說傳統的關係。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8(1),89-106。

張憲堂(2008)。一種抗拒--談高行健對後現代的態度。北臺灣學報,31,285-297。

黃建融(2008)。找尋生存的彼岸:高行健《靈山》與昆德拉《笑忘書》之比較。景文外語學報,8,115-134。

朱介國(2007)。探討高行健「表演三重性」理論的三個內涵。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14,137-152。

張憲堂(2007)。高行健在《生死界》、《對話與反詰》和《夜遊神》的情欲書寫。北臺灣學報,30,289-299。

解昆樺(2007)。錯行靈山:高行健《靈山》的「你」「我」敘述結構。笠詩刊,261,117-121。

資料來源: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

李怡瑾(2006)。高行健戲劇藝術的「跨領域」芻論--以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二○○五年製作的《車站》為例。中山人文學報,22,107-134。

徐鴻文(2006)。高行健短篇小說研究--以〈花豆〉〈圓恩寺〉〈母親〉三篇為例。中國語文,99(6),51-68。

陳昭昭(2006)。另一種模糊美學:論高行健《山海經傳》。嘉南學報.人文類,32,676-697。

黃錫淇(2006)。評高行健《一個人的聖經》。康寧學報,8,203-213。

蔡明哲(2006)。全球化與中國文人水墨畫的藝術界域問題--民族主義的張大千和沒有主義的高行健。哲學與文化,33(10),115-132。

鄭安群(2006)。L'obstacle Cultural Dans la Traduction Franco-chinoise: Le cas Notamment de Gao Xinjian. 淡江外語論叢,7,193-214.

宋桂友(2005)。個人話語空間的公共化--談高行健的戲劇文學創作。國文天地,21(7),59-67。

徐照華(2005)。論高行健「靈山」的敘述結構。興大中文學報,17,1-22。

張英進(2005). Cultural Translation between the World and the Chinese: The Problematics in Positioning Nobel Laureate Gao Xingjian. Concentric--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31(2), 127-144.

傅正明(2005)。兩種放逐中的寫作--寫於國際貢布羅維奇年和馬賽高行健年。當代,91,7-21。

黃麗娟(2005)。《靈山》的生命之旅。文學世紀,5(1),47-57。

劉盈秀(2005)。論《靈山》的追尋之路和空間書寫。古今藝文,32(1),50-59。

張憲堂、胡嘉芷(2004)。高行健小說《瞬間》之分析。光武學報,27,287-297。

張憲堂、劉信成(2004)。「八月雪」的反思。光武學報,27,277-285。

陳誠(2004)。「你放下了,也就放下了」--從「八月雪」看高行健的禪劇哲思。國文天地,19(10),12-16。

王義雄(2003)。高行健「八月雪」文本之研究。復興崗學報,77,247-266。

永芸(2003)。佛教思想對高行健作品的啟迪--以「靈山」和「八月雪」為例。普門學報,15,267-282。

劉再復(2003)。心靈戲與狀態劇--談高行健的「八月雪」和「周末四重奏」。明報月刊,38(6),42-44。

歐宗智(2003)。自由的嚮往與實踐--談高行健的《靈山》與《一個人的聖經》。書評,62,6-13。

龔顯宗(2003)。靈山不遠--談高行健小說。行天宮人文發展中心通訊,7,37-46。

資料來源: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

吳南準、何純衛(2017)。試論《靈山》的獨特性及其自由表達。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01)。

段承穎(2017)。《周末四重奏》中的父權社會意識分析。英語廣場(05)。

王孟圖(2016)。敘述者的魔術——高行健長篇小說的敘述人稱之魅。華文文學(06)。

李子敬(2016)。孤獨的舞者——高行健《車站》先鋒性研究。戲劇之家(14)。

李子敬(2016)。帶著腳鐐的舞蹈:高行健《絕對信號》的先鋒性研究。戲劇之家(13)。

亞思明(2016)。“世界文學”的同與異及中國的境遇。文史哲(04)。

王藝珍(2015)。吊詭意義:略論《逃亡》的寓言圖景。藝苑(01)。

沈衛威(2015)。從超人式的“天狗”到風中的“蘆葦”。華文文學(04)。

馬煒(2015)。高行健戲劇中“沉默的人”角色探析。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04)。

張英進(2015)。閻連科與世界文學視野中的中國現代文學。文藝理論研究(04)。

程振慧(2015)。論高行健話劇語言的節律美。名作欣賞(14)。

樂桓宇(2015)。嵌套影像,看見詩歌。華文文學(05)。

莊園(2014)。鄉愁的泛濫與消解——簡論華文作家的三種離散心態。華文文學(05)。

郭冰茹、曹曉雪(2014)。《靈山》的禪意分析。華文文學(02)。

黃夢娟(2014)。論實驗戲劇《車站》對荒誕派戲劇精神的吸收與超越。文教資料(31)。

薛莉莎(2014)。例談高行健對布萊希特戲劇理論的借鑒。文學教育(下)(04)。

林克歡(2013)。回到過去與拓展未來——《山海經傳》觀后。華文文學(01)。

林崗(2013)。通往自由的美學。華文文學(05)。

范春霞(2013)。我新故我在——試析高行健的小說《靈山》。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11)。

陳新(2013)。論高行健戲劇的審美意識形態意義。東莞理工學院學報(06)。

黃一(2013)。“熱文學”與“冷文學”:中華傳統的兩種現代形態——莫言、高行健創作比較談。東岳論叢(11)。

董岳州(2013)。流亡與邊緣——高行健與奈保爾比較。衡陽師范學院學報(02)。

蔣漢陽(2013)。同一文學意圖的雙重變奏——高行健《靈山》、《野人》的跨文類比較。考試周刊(68)。

羅長青(2013)。從人物塑造看實驗劇《野人》的生態主題。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08)。

※因相關研究文獻數較多,僅列出含「高行健」關鍵詞之研究※

資料來源: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李永求(2012)。高行健短篇小說《母親》分析。棗莊學院學報(04)。

陳進武、彭麗萍(2012)。論高行健《靈山》的人性敘事倫理。長江師范學院學報(11)。

趙憲章(2012)。《靈山》文體分析——文學研究之形式美學方法個案示例。華文文學(02)。

劉劍梅(2012)。現代莊子的凱旋——論高行健的大逍遙精神。華文文學(03)。

宋寶珍(2011)。探索、跋涉的步履——有關高行健的劇作《車站》《野人》的爭議。名作欣賞(18)。

李志敏(2011)。試論高行健的戲劇理想及其影響。電影評介(23)。

康建兵(2011)。高行健《野人》的生態批評。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04)。

黃焰結(2011)。權力開路 翻譯為媒——個案研究高行健的諾貝爾文學獎。山東外語教學(01)。

王孟圖(2010)。“顯——隱”的經緯——高行健長篇小說文本結構研究。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03)。

胡學坤(2010)。《河那邊》隱藏的后現代主義。科技致富向導(29)。

康建兵(2010)。高行健與中國傳統戲曲。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06)。

楊曉文(2010)。試驗著是美麗的——論高行健。華文文學(06)。

劉再復(2010)。當代世界精神價值創造中的天才異象。華文文學(06)。

羅長青(2010)。城鄉差別:高行健《車站》被忽視的主題。蘭州學刊(10)。

王艷(2009)。打破中國傳統戲劇意識的堅冰——從《野人》看高行健的現代戲劇觀。濰坊學院學報(01)。

朱崇科(2009)。面具敘事與主體游移:高行健、英培安小說敘事人稱比較論。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03)。

李海霞(2009)。不一樣的“寫法”——《現代小說技巧初探》與80年代文學中“怎么寫”問題。現代中文學刊(05)。

馬建(2006)。重新開辟的語言境界——比較高行健和哈金的小說語言。華文文學(02)。

季玢、金紅(2007)。追求原始的野性——論高行健戲劇觀的傳統資源。韶關學院學報(04)。

張琦(2007)。游戲在當代戲劇中的缺席與出場。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04)。

黃世智(2007)。實驗戲劇與中國現代戲劇傳統。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03)。

劉琦(2007)。觀眾:交流的彼岸——簡析高行健探索劇中的“觀演關系”。滄桑(04)。

王音潔(2004)。是“先鋒的品格”,還是“先鋒的技巧”?——評孟京輝與高行健的“先鋒戲劇”實踐。浙江學刊(01)。

金介甫、彭京(2003)。屈原、沈從文、高行健比較研究。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03)。

薛支川、林阿娟(2003)。破與立——高行健80年代探索劇初探。黔東南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01)。

劉姝、姜紅明(2003)。論《靈山》與中國人的諾貝爾文學獎情結。理論月刊(01)。

※因相關研究文獻數較多,僅列出含「高行健」關鍵詞之研究※

資料來源: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